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
【攀登是最美的姿态】重庆工程学院优秀毕业生系列报道⑦黄啓洋:乐观是探索青春汪洋的指南针

    核心导读:

    山可以很高,但是高不过勇于攀登的人;路可以很长,但长不过不停迈动的脚步。在充满夏日暑气和滚烫青春的重工校园里,他们求知若渴、义无反顾,为了理想拼搏向上。

    “尽责、守信、求精、创新”这是重工学子不断攀登留下的印记,也是他们最美的青春姿态,是每一次披星戴月遨游学海,是每一次挑战自我奋力拼搏,是每一次朝着梦想全力以赴……

    恰同学少年,风华正茂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他们用攀登的姿态,诠释青春的坚毅。我们用文字记录故事,用镜头定格感动,一路追寻重工学子向上攀登的脚步。

    华龙网讯(黄琴 实习生 蒲栎琪)“优秀与平庸的界限,并非由他人轻率地划定,而是需要我们用不懈的努力、敏锐的智慧和坚韧的意志,去亲手描绘、去勇敢书写。”

de006705feead7117d720e6ab4f6757
黄啓洋。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
    对于黄啓洋而言,优秀与平庸的衡量标准从未依赖于外界的评判,而是源自他内心那份炽热的追求与坚守。他以自己的行动,诠释着积极与乐观的力量,不断从重庆工程学院的熔炉中汲取养分,迈向更为广阔的天地。

    从双桥到南泉

    解锁多元成长之路

    高考时被重庆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专业录取,从录取后的暑假开始,黄啓洋就开始憧憬着大学生活。他提前在网上做了大量的功课,了解了重庆工程学院的校区分布(双桥、南泉)、学生分布情况以及校园环境。

    尽管已经通过网络做了详尽的了解,但当作为自动化专业新生第一次踏入双桥校区时,黄啓洋内心的激动仍然难以用言语表达。重庆工程学院双桥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大足龙水湖畔,湖光山色交相辉映,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。黄啓洋感叹道:这里随手一拍就是一张大片!

76b5142784ff395226dfc15cbbfa14d
黄啓洋作分享。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
    在这美丽的校园里,黄啓洋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。秉承着大学不仅是学习知识的殿堂,更是锻炼自己、提升自己的舞台这一想法。一入校园,黄啓洋便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,努力拓展自己的视野,提升人际交往能力。

    团学会、创新创业园、学生社团、一专一赛、花溪物业、大学生助理团等,都有黄啓洋奋斗的身影。他与同学们组建了“心理协会”,通过举办一系列特色活动,获得了校园五星社团的荣誉称号。大二进入南泉校区学习,他又加入了团学会和大学生助理团,还在学院办公室担任学生助理。大三时,他还担任了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,并获得了“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”称号……

黄啓洋获奖证书。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
    从“易拉罐音响”到全国二等奖

    创新路上不停歇

    课余闲暇时间,黄啓洋不甘“宅”在寝室的生活,于是,他抱着积极尝试的心态,加入了张楠教授的创新团队,又在机缘巧合下参加了创新创业竞赛。

    一个项目的诞生之初,可能只是一句不经意的玩笑或者idea。黄啓洋和他的小伙伴们的创新项目也是如此。“起初,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创新,只知道一份参赛须知上写着参赛作品的要求:1.该作品属于创新项目;2.该项目必须由60%以上的废旧材料组成。”

    看着这些要求,黄啓洋与同学突发奇想:易拉罐具有扩音的功能,那是不是可以给它加一个功放和几个喇叭,使它变成一个音响呢?

    但参加创新项目竞赛,绝非仅是有了想法就行,还需动手做出实物,写出详细的项目申报书,制作路演PPT等。“这一切对于我们这些小白来说非常难。可通往梦想的道路有哪条是不难的呢?”从第一次实验完成,到后来选材制作,再到最终产品出炉,他们花了15天,在这期间还解锁了视频剪辑技能。

    随后便是攻克撰写项目申报书、制作路演PPT两个难关,从页数的控制到一段话、一个词、一个字的运用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,这两项工作一直持续修改到提交前的最后一刻。在这期间,张楠教授也一直鼓励他们:“没有一次就做好的项目,最好的项目往往都修改了几十遍,而我们才刚刚起步呢。”

    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。黄啓洋团队的项目成功进入了复赛。到路演前一晚,张楠教授还带着他们反反复复练习演讲。最终,黄啓洋与其团队在比赛中击败了众多来自全国高校的团队,获得了全国二等奖。

    从青涩到成熟

    迈向更广阔的天地

    黄啓洋介绍道,在校期间,学校每学期为每个专业设置了专业实训。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大三那次,他要完成用PLC来做一个十字路口红路灯的项目。

黄啓洋与同学合影。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发

    “从拿到题目到设计、选型、组网、编程、实现,每一步都要自己不断的探索。”黄啓洋回忆道,当时困扰他很久的是编程,要实现人行道和车行道的同步,当时想了很久用一个很复杂的方法才实现了,结果老师指出了更便捷的方式。“一下让我茅塞顿开,原本50多行的程序,瞬间被简洁成了10多行,这样的经历让我深刻的意识到方法总比困难多是真的,成就感也油然而生。”

    2023年毕业时,黄啓洋成功拿到了一家央企的offer,如今离开校园已有一年,黄啓洋仍时不时想起在重工的日子,与老师探讨专业知识,与同学在羽毛球场上挥洒汗水,与队友组织实践活动等,每一帧都成为了他最宝贵的青春回忆。

    对于未来,黄啓洋也有着自己的规划——用3年的时间熟悉所处的行业技能、岗位技能,再争取升职后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。他说:“从我走进重工大门的那一刻开始,我就是堂堂正正的重工人。前路漫漫亦灿灿,我将带着母校的期盼与担当,勇往直前,奋力书写人生美好篇章!”

责任编辑:何杜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