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6日,智能制造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在行政楼101会议室开展“AI+教育”培训交流活动。
陈成瑞副院长首先传达了学校召开的“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”交流座谈会内容,组织大家深刻领会了王万均理事长、校长提出的“六调整一保障一突出”讲话精神,要求大家树立“AI+教育”的系统思维,构建覆盖人才培养全链条、科研创新全维度、管理服务全流程的“三全”教育智能体,做到“识变应变、抢抓机遇,干字当头、主动作为”,同时号召全体教师要结合本专业发展前景,主动适应新趋势,把握新机遇、应对新挑战,以开放心态拥抱技术变革,将AI思维融入教学、科研与管理全流程,坚守育人初心,培养好与时俱进的应用型人才。
随后,陈院长作了题为《抓住转型升级发展机遇 迎接教育与技术革新挑战——推动智能制造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规划》专题报告。他围绕“形势研判:机遇与挑战、现状及改革举措、总结与建议”三个方面展开分享,表示把握AI发展机遇是学院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关键,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拟按照以 “产业需求为锚点、AI技术为杠杆、能力重构为核心、场景应用为特色”,立足本地产业、培养层次、现有优势,通过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,逐步转型培养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工程师,打造“AI+智造”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。陈院长强调在拥抱AI、迎接新挑战的同时,全院教职工要加强学院“质量文化、学习文化、协作文化”的内涵建设,围绕学院发展主线,转变观念、大胆创新、不断探索,积极推进“AI+教育”工作落地见效。
最后,唐敏老师作了题为《AI赋能教学设计》培训交流,从教学目标、重点难点、课堂导入、课堂互动、课堂逻辑结构、课堂效果检验、作业布置等方面,讲解如何运用AI赋能,进行教学改革,提升课堂质量,老师们深受启发,纷纷表示,当前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,大模型的崛起又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,促进其以燎原之势迅速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,教育智能体已成为智能教育时代的创新引擎,我们必须快速拥抱,迅速践行。